欢迎您来到绍兴写字楼网!

000

当前位置: 北京写字楼网 >> 新闻中心 >> 特色小镇产业园 >> 新闻详情

商业地产不断升温 零售商可适当切入

北京写字楼网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浏览:

   随着商业地产的不断升温,地产商对商业项目的投资热情也被点燃,在部分城市及地区,商业地产项目或将呈现一定规模的增加态势,可供零售企业选择的物业随之增多。这对长期以来受制于选址难的零售商来说,是一个利好。

   不过,很多地产商进军商业地产的同时,也不再是纯粹开发地产,而是直接进行商业运营,欲分商业市场一杯羹,比如万达凭借自身地产开发优势,旗下的万千百货遍地开花;首创置业也同样商业与地产齐头并进,准备在未来将奥特莱斯这一业态在全国开到30家……

   这无疑会给零售商带来不小挑战,区域商圈竞争和洗牌将加速。尤其是一些商圈已经汇聚了多个重复的商业项目,如果再有更多的项目涌入,将加剧这些商圈内的洗牌速度。如北京南城的马家堡地区,周边3公里范围内,汇集了乐天玛特、北京华联、美廉美、家乐福等七、八家零售企业,这种高密度的超饱和竞争必将导致竞争力弱的企业最终出局。

   笔者认为,面对这一市场环境出现的新变化,有条件的零售企业可采取切入商业地产的策略应对。事实上,就算没有地产商大举进军商业地产,本土零售商也有足够的理由为未来的竞争担忧。因为Tesco乐购、宜家、韩国易买得、日本永旺、欧尚等都雄心勃勃地在中国进行"圈地”计划,自建购物中心。这被上海商学院教授顾国建认为外资零售商正从单一业态发展到整合餐饮、休闲、娱乐所有业态,意欲全面瓜分中国零售区域市场。

   对优秀的区域零售商而言,目前切入商业地产的时机也较为成熟。而"商业+地产”的模式既可以降低成本,同时根据自身需求建设更合适的商业物业,还可以通过商业地产的增值来创造更大的效益,并使得自身在与外来企业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一个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福建一家连锁企业有3家2万余平方米的门店,尽管营业额一共才不到3亿元,但利润仍然不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物业是自己开发、持有的。

   此外,尽管专业地产商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的实力都较高,但区域零售商往往在商业运营、当地社会关系和政府资源等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一点绝非"外来者”能比拟。而很多零售商已经有所实践和探索,如山东全福元、金孚隆、东泰等区域零售商,均在当地有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效益良好,值得业界效仿。

   地产商和外资零售商对商业地产的"进攻”虽不容小覤,区域零售商更应该趁此机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商业地产的春天已经到来”这一时机,在区域市场打好"商业地产”这张牌,增强竞争力,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将市场的潜在威胁化为新商机。

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自:XXX网(非本站原创)”的新闻稿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连系本站及时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