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绍兴写字楼网!
000
"这个地方两年前就说开业,到现在也没动静。”在北三环大钟寺一处没开业的商场附近,一报亭摊主告诉笔者说。
上个月末,国内某著名地产公司宣布将旗下65个产权式商铺进行公开发售,转变自2005年以来一直采取的产权式商铺只租不售的营运模式。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此举只是为了平衡资金,并非意味着资金出了问题。
由自持转为发售,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北京商业地产领域有没有类似的现象?近日,《广厦时代》进行了专门的调查了解,走访了大钟寺、双井等几个区域的商业地产项目,并采访了有关业内人士。
●京城商业地产转向并不多见
从其网站查阅可知,大钟寺这一商业地产项目于2004年开工,"预计2007年12月18日开业”,但最终一直拖而不开。在回答我们咨询时,招商热线工作人员称该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开业”,并说现有三层商铺对外出售,而其余楼层商铺依然招租。"大钟寺这个项目几年来折腾来折腾去,到现在也没尘埃落定。”一位业内人士说,该项目一直都有出售的商铺,但业绩不佳。而据其他业内人士透露,从去年开半年开始,位于南城马家堡区域一处商业地产项目寻求"整卖”,目前尚未见结果。
至于近期,"在北京,没有引起业内广泛关注的自持商业要出售的项目。”我们向戴德梁行、中原地产等机构了解有关情况时,都得到类似的答复。
●空置:商业地产没冷下去也没热起来
"这个围挡已经有很久了,不知道到底是家什么店。”在朝阳区双井附近一家大型购物广场的进门处,一家商铺围挡上写有"著名国际品牌即将开业”的字样。邻近商铺工作人员表示不知道这家"国际品牌店”何时开业。
更多的围挡在三四层。在三层,环绕着中间两部电梯的商铺有八九家没有开业。有的从外面还能看到里面有未卖出去的床上用品和毛绒玩具。而在四层南半部,在一家运动品牌对面,多家门脸都被围挡封着。"生意不好,平时盼周末,到了周末就没盼头了。”旁边一家品牌男装店的工作人员这样说。据商户介绍,这家商场开业一年了,但依然有不少商铺没开张,有的是后来关门大吉了。
"2009年,住宅市场经历了沉寂后的小阳春,然而商业地产没感受到春意。”戴德梁行华北区董事张家鹏在接受采访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