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绍兴写字楼网!
000
北京:价格涨幅回落明显
5月,"京十二条”新政的调控效果凸现,整月京城住宅成交量大幅下滑,同环比降幅超过5成。多数住宅项目报价停止大幅上涨,部分新盘低价入市,价格指数环比涨幅回落近3个百分点,写字楼和商铺指数环比小幅上涨,在三大物业指数的影响下,城市综合指数环比涨幅不足1%,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当。根据中房指数系统统计,5月北京住宅成交量大幅下降。共成交住宅(期房+现房)62.76万平方米,环比下降56.85%,同比下降65.38%,降幅比上月扩大50.66个百分点。当月北京商品住宅市场呈现供销两不旺,但成交量下滑幅度要大于供应量,因此导致月度新增供应量远超过成交量。新上市面积为75.78万平方米,同期成交面积仅为46.72万平方米,上市面积与成交面积之比为1.62,单月供求差距加大。
上海:住宅成交量大幅下挫
5月,上海楼市受"新国十条”影响,成交量继续大幅下挫,开发商观望政策细则推迟开盘,令新增供应面积环比下滑31.02%。价格方面,城市综合指数持续上涨,但涨幅明显收窄,住宅指数环比上涨0.49%,写字楼指数环比上涨1.01%,商铺指数微幅回落,较上月下跌0.08%。5月商品住宅共成交73.26万平方米/7334套,环比分别大幅下降49.16%和44.38%;成交面积同比下滑72.60%。5月本应为销售旺季,但由于今年的调控政策异常严厉,交易量不增反降。5月上海商品住宅新增供应和成交量环比均大幅下滑,供应量高于同期销售量,供销比为1.75。当月基本呈现供大于求的状态,但是因政策影响转入观望的需求不能被忽视,后期如果政策趋于温和,需求再度释放,则供求矛盾将再度激化,因此从中长期来看,上海依然面临较大的供应压力。
深圳:供求大幅萎缩
5月6日"深十三条”新政的出台,进一步加重了市场的观望情绪,成交量和住宅新增供应均大幅萎缩。5月深圳住宅成交面积大幅下降,共成交11.89万平方米,环比下降59.18%,同比下降84.68%。受新政影响,市场观望情绪浓厚,成交量急速萎缩。5月新增上市面积为15.50万平方米,同期成交面积为11.89万平方米,供需均大幅下降,月度新增供应量大于成交量,供销比为1.30,比上月缩小0.38。
广州:住宅供需均回落
自4月下半月新政公布后,"五一”假期广州住宅签约量降至近年新低,随后第二、三周住宅成交量不足千套。至月底在新货的推动下,住宅周签约量才小幅回升。而由于市场持续走冷,住宅供应也大幅回落,部分项目延缓开盘,楼市维持胶着状态。从中房指数走势来看,5月住宅指数环比上涨1.51%,写字楼指数继续上扬,商铺指数维持不变。
天津:住宅成交量大幅回落
受新政的影响,5月天津住宅成交量已降回2009年年初水平,环比降幅达41.43%,同比降幅达50.59%。4月17号出台的"国十条”新政在4月后半月逐步发挥作用,虽然4月整月量价环比均上涨,但从4月下旬的周度成交来看,楼市成交量连续三周下降。进入5月后,新政调控作用力度加大,原本市场交易活跃的市内六区和环城四区明显已转入观望阶段,且这种观望情绪仍在持续。
武汉:调控效应开始显现
5月,原本是楼市销售的黄金季节,却因调控效应开始显现,市场状况发生逆转,住宅新增供应量、成交量和成交均价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市场观望氛围渐浓。从中房指数走势来看,住宅指数持续上涨但涨幅明显缩小,写字楼指数也略有上涨,商铺指数保持不变。不少项目原定于5月面市,但因新政的出台开发企业选择延迟观望,因此5月的新增上市面积较上月有所下降。总体来看,5月调控效应已经开始显现,楼市僵持格局逐渐形成,虽然价格尚未出现大幅下跌,但成交萎缩明显。
南京:新增供应大幅下滑
5月南京楼市量价齐跌,该月住宅成交量大幅下滑近七成,新增供应量亦大幅下滑五成。价格指数方面,住宅指数和写字楼指数环比纷纷微幅下跌,而商铺指数环比小幅上涨,在三大物业指数的综合影响下,城市综合指数仍保持在1414点。5月南京住宅成交量大幅下跌,非住宅成交量涨跌互现。商品住宅成交1828套,环比大幅下降69.49%,同比大幅下降77.01%;成交面积为22.93万平方米,环比大幅下降66.03%,同比大幅下降73.62%。非住宅市场成交量涨跌互现,其中写字楼成交面积环比大幅增长34.96%。在"国十条”之后,大量投资客被挤出,而很多开发商也延缓推盘,导致上市量较少。
杭州:楼市成交量大幅萎缩
5月,受新"国十条”政策影响明显,杭州楼市供求双双大幅下滑,日均成交量仅19套,创2008年以来最低点。价格方面,尽管成交量锐减,但成交价格并未立即下挫,除个别项目小幅震荡外,整体市场价格平稳,住宅指数环比小幅上涨0.96%,城市综合指数环比上涨0.82%,同比上涨15.59%。5月新"国十条”政策影响持续加强,楼市开盘节奏继续放缓,与4月的高供应量形成鲜明对比。截止5月底,杭州商品房总供应套数为3962套,总供应面积为39.5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总供应套数为2822套,总供应面积为26.42万平方米,供应面积环比下降32.93%,同比降幅更是高达59.39%。
成都:房价稳中略涨
5月,受房地产调控新政的影响,成都楼市观望气氛渐浓,部分开发商放慢了推盘节奏,导致新增供应面积环比下降30.69%,成交面积环比下降16.51%。5月购房者观望情绪逐渐加重,导致成都楼市成交量回落。该月成都商品房成交面积为79.80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6.51%;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8.10%。其中商品住宅成交6221套、58.03万平方米,环比分别下降26.91%、25.75%。
苏州:住宅成交量大幅萎缩
5月苏州延续了4月下旬楼市的低迷态势,商品住宅成交和供应环比均明显下降,多个区域出现连日零成交。在住宅市场行情不明朗的情况下,开发商放缓了新盘上市的步伐,只推出少量楼盘探视。价格方面,尽管住宅成交量锐减,但苏州市场成交价格并未立即下挫,除个别项目小幅震荡外,整体市场价格平稳。虽然5月举行两场房展会,开发商同时推出优惠,但楼市观望气氛依然浓重,新推楼盘销售效果并不理想。截至5月底苏州商品住宅成交套数和成交面积分别为1499套、16.33万平方米,环比降幅分别为76.58%、77.74%,同比降幅分别为82.87%、85.23%。
青岛:多数项目报价停涨
5月,在一线城市成交量大幅下降的同时,青岛房地产市场却"逆市上扬”,但受政策调控影响,多数项目报价开始停涨,住宅指数环比微涨0.57%,在重点监测的样本项目中,约5成项目维持上月价格水平。住宅存量继续增长,但相对于历史同期仍处于较低水平。2010年以来青岛住宅存量持续增长,但增幅较为平缓,存量和历史同期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5月,青岛住宅可售面积494.08万平方米,环比增长3.39%,同比下降19.0%。住宅可售套数为48166套,环比增长2.45%,同比下降20.2%。当月成交8165套,同比增长3.3%,成交面积77.92万平方米,仅小幅下降2.5%。究其原因,与5月21日青岛新契税规则出台及旧契税优惠政策5月24日到期密切相关。契税上调使得优惠到期前三天住宅成交量达3251套,日均成交1084套,其中5月23日成交量更是高达2014套,而新规出台前日均成交量仅156套。去除5月22日、23日、24日三天的成交量,5月青岛住宅成交仅4914套,环比下降38%。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