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绍兴写字楼网!

000

当前位置: 北京写字楼网 >> 新闻中心 >> 政策动态 >> 新闻详情

杭州,大学生创业千帆竞发

北京写字楼网    来源:杭州网        浏览:
"2004年我刚毕业的时候,如果能赶上现在这样的好气候,也许我就能够少走那一段弯路”,回忆起创业初期的经历,已经成为杭州某光学仪器公司合伙人之一的李玉彬相当感慨。

如果说在2008年以前,大学生创办企业还是星星点点,大部分创业者仍处于自发摸索的过程中。那么,自2008年起,杭州市的大学生创办企业恰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又如千帆竞发,呈现出百舸争流的态势。

这一转变的时间节点,源自2007年底。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因此,杭州市下定决心开始重点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并迅速出台了《杭州市高校毕业生创业资助资金实施办法(试行)》,凡在杭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符合资助条件的,由政府给予最高10万元的无偿资助或最高1万元的商业贷款贴息。

由此,政府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创业开始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2008年4月,杭州市进一步出台《杭州市高校毕业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万名大学生创业实训工程”,从创业资助、创业平台建设、创业风险引导基金、创业实训、创业激励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在引导大学生创业中的工作目标、任务和举措,从而成为杭州市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行动指南。

通过一年多来的努力,杭州市助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并形成了有着鲜明杭州特色的创业扶持体系,也初步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扶持机制。如今,大学生在杭州创业,青涩的大学生可以先接受创业实训提高能力,没有经验的大学生可以跟创业导师结对接受手把手的指导,初创企业可以减免相关费用乃至注册资金"零首付”等优惠政策,缺乏资金的大学生可以申请政府无偿创业资助和政府风投引导资金,没有场地的大学生初创企业可以入驻创业园、孵化器并享受优惠政策……

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一个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环境,犹如一股和煦的春风,稳稳地推动着大学生们扬起创业的风帆。而随之衍生的就业机会,又给了更多大学生以新的希望。

不会创业?实训帮你掌握技能积累经验

有一句老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来说,创业技能、创业经验的缺乏,让创业之路显得荆棘满布。因此,杭州市抓紧推动创业实训工作,力争通过培训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就业竞争力。

在政策方面,按照订单(定向)实训、持证上岗、政府资助、鼓励创业的原则,由政府部门会同有关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及有资质的实训机构,在市场调查、摸清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创业实训计划,科学合理地设置实训专业及规模,形成订单(定向)实训、持证上岗的机制。对于接受实训的大学生,政府按比例予以相当数额的资助。

2008年率先启动的服务外包人才实训、信息化人才实训、大学生创业实训和技能培训以及大学生企业实训等大学生实训工作,至年底,全市共认定166家实训机构(含企业实训基地),举办创业实训班717期,实训人数达25151名,其中,服务外包人才实训8065名,信息化人才实训5562名,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7610人次,企业实训3914名。全年共拨付实训资助近1000万元。今年1月、2月份,在春节、寒假等节假日相对集中的月份,仍达到了创业实训近5000人的实训水平。

从今年开始,我市的创业实训工作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目前,市外经贸局已经认定并授牌第二批服务外包培训机构5家,市信息办已准备审核确认第三批信息化人才实训机构,市文创办已初步认定3家文创产业大学生实训基地,市人事局已经受理了100余家用人单位申报企业实训基地的申请。下一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人才实训工作也将陆续启动。

缺乏经验?创业导师手把手带你创业

即便是接受了创业实训积累了一定经验,创业的道路上也免不了有困惑、有迷茫。这时候,如果有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在最关键的时候点拨你一把,所起到的作用将是决定性的。

为此,杭州市为大学生们设计了一系列帮扶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建立创业导师制度,通过政府聘请专家担任大学生创业导师的方式,对大学生创业各个阶段进行分类指导,帮助大学生在创业道路上少走弯路,提高成功率,从而造就一批大学生创业者、带动一批人员就业,建立大学生创业促进的长效机制。

创业导师制度建立以来,一大批热心于大学生创业事业、具有丰富创业实践和经验的企业家和专家,纷纷加入到创业导师队伍中来,积极组织开展与创业大学生帮扶结对工作,通过"孵化企业+创业指导+投融资支持”等方式,指导大学生企业创新商业模式,走出创业成功之路。

目前,全市已聘请了112位创业导师,结对130人,指导创业大学生400人,其中86人已实现了自主创业。

另外,杭州市还积极为大学生们开展培训讲座、创业论坛、创业诊断、创业接待日等多形式的创业辅导活动,为大学生们释疑解惑。

杭州,大学生创业千帆竞发(2) 

缺乏资金?无偿资助和风投引导共举

资金问题,永远是初创型企业的瓶颈。对于有志创业的大学生来说,这更是个大问题。为此,杭州市采用政府创业资助无偿扶持和引导风投资金给予支持并重的方式,竭力为大学生解决资金困难。另外,杭州市还出台一系列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通过工商注册零费用和试行注册资本"零首付、分期付款”的方式、落实房租和会展补贴等方式,为创业大学生切实减负。

根据相关政策,大学生创业企业可申请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凡在杭普通高校在校生及毕业后五年内全国各高校毕业生(毕业时间为2005年及以后,从毕业证书签发之日起算)以本人名义在杭州市区范围内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符合资助条件的,给予20万元以内的政府无偿资助或2万元以内的商业贷款贴息。

2008年,我市先后三次组织开展了大学生创业资助项目评审工作,共评审确定了73个大学生创业资助项目,总计资助金额逾400余万元。

另外,杭州市、区两级政府还投入5.5亿元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与社会创投机构共同投资的形式,增强风投机构的投资信心,引导社会风投机构投资大学生创业企业,以解大学生创业企业的燃眉之急。

没有场地?创业园和孵化器帮你解决

正处于初创期的企业,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尴尬:要么找不到合适的场地,要么就是承担不起高昂的场租。为此,杭州市出台了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园、各类孵化器等创业平台的建设。依托这些创业平台,大学生创业企业不仅能使用无偿的场地,还能享受到"一站式”服务,以及畅通的创业融资、成果转化及项目合作交易渠道。

2008年,在各区(开发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相关部门的共同支持下,我市大学生创业园区建设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已经建立了高新区(滨江)、西湖区、下沙开发区、下城区4家大学生创业园,吸纳了200多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入住。今年以来,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继续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拱墅区和萧山区已完成了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的各项筹备工作,并已通过考察评估,近期也将批复成立。大学生创业社区等其他新型的创业载体也在不断涌现。

值得一提的是,为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搭建资本和项目交流与对接平台,吸引更多的优秀创业人才、团队和项目来杭创业转化,由市政府主办的杭州市第一届"赛伯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也于2008年11月11日正式启动,共收到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各地22个省市157所知名高校的811个参赛团队报名。目前,经过预赛初选的评审,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45个院校的100个项目入选,进入第二轮的评选。通过大赛,将进一步展示杭州的创业就业环境,引导和集聚大学生在杭创业。

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初步显现

一年多来,多管齐下的政策效应开始显现,大学生创业企业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08年,我市先后三次组织开展了大学生创业资助项目评审工作,共评审确定了73个大学生创业资助项目,总计资助金额逾400余万元。

2009年初始,随着创业资助力度的加大和资助扶持范围的扩大,大学生创办企业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下逆势而上,目前,全市各级人事部门已为183位大学生出具了大学生创办企业证明。这就意味着,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已有183家大学生企业正在申办中。同时,2009年首批大学生创业资助评审工作也已收到大学生创业项目申请57个,已接近于去年全年的资助水平。


从以往的经验看,大学生创业往往是大学生团队性质的创业,因此,创业带动就业的影响将不可估量。以去年的73个资助项目为例,这些项目中,科技网络与IT类项目44个,文化创意类项目18个,其他服务类项目11个,共带动了600余名大学生创业就业,其中博士19人、硕士34人、本科生277人。

数据也显示,2008年,我市接收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6万人(其中博士生286名,硕士生4262名,本科生28795名),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4.42%。今年到3月15日,在面临金融危机严峻挑战的形势下,仍有7000余名大学生实现了就业。2009年将确保5万名以上大学生在杭就业,新办大学生创业企业100家以上,组织1万名大学生参加见习,实训大学生4万人。

数字证明,杭州市积极引导大学生以实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有效地推进了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跨上了新台阶。

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自:XXX网(非本站原创)”的新闻稿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连系本站及时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楼盘